• 本次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 8691条,用时 0.034秒
  • 抗回火性

     抗回火性  见回火稳定性(328)

  • 抗击穿特性

     抗击穿特性  breakdown characteristics  电介质在外加电场作用下抵抗电击穿能力的物理量。通常用介电强度来表征,单位kV/mm。击穿电场强度与材料的种类、温度、材料厚度等因素有关。

  • 抗菌玻璃

     抗菌玻璃  antibacterial glass  又称绿色玻璃。在传统玻璃产品基础上添加新型无机抗菌剂制备而成的一种新型生态功能玻璃材料。保持了传统玻璃材料自身具有的透明、洁净、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等特点,又增加了抗菌和红外辐射功能,对改善生态环境和保持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广泛应用与建筑、器皿和包装等领域。

  • 抗菌不锈钢

     抗菌不锈钢  antibiosis stainless steel  各种类型不锈钢中添加一定浓度的具有抗菌功能的金属离子(例如铜、银等)而得到的不锈钢。如在铁素体不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中加入1.5%~2%的铜,通过热处理使其均匀分布,能够有效杀死大肠杆菌类和黄葡萄球菌类细菌,可广泛应用于洗衣机滚筒、餐厨器具、医药卫生器具、食品加工设备、家用电器等;而含银的不锈钢则广泛用作洗涤槽、餐厨器具等。含铜抗菌不锈钢(YB/T 41712008)的典型钢号有06Cr18Ni9Cu206Cr17Cu220Cr13Cu3

  • 抗菌陶瓷

     抗菌陶瓷  antibacterial ceramic  抗菌陶瓷是指在卫生陶瓷的釉中或釉面上加入或在其表面上浸渍、喷涂或滚印上无机抗菌剂,从而使陶瓷制品表面上的致病细菌控制在必要的水平之下。抗菌陶瓷的抗菌效果与其采用的抗菌剂有直接的关系。应用于抗菌陶瓷的无机抗菌剂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含金属离子的抗菌剂。多种金属离子都具有抗菌作用,其抗菌作用大小顺序为:Ag>Hg>Cu>Cd>Cr>Ni>Pd>Co>Zn>Fe。但HgCdPdCr对人体有残留性毒害,NiCoCu离子对物体有染色作用,实际上常用的金属抗菌剂是银系抗菌剂。其抗菌机理为:银离子通过与蛋白质的硫基反应,破坏细菌细胞合成酶的活性,使细胞丧失分裂繁殖能力而死亡;金属银离子与细胞结合,破坏细菌正常代谢,导致微生物死亡或抑制其繁殖。另一类是TiO2光催化(或叫光触媒)抗菌剂,其作用机理为:TiO2被光照后产生电子空穴对,并与其表面吸附的OH-O2作用生成羟基自由基和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这两种自由基均非常活跃,当遇到细菌时直接攻击细菌的细胞,抽取有机物的H原子或攻击其不饱和键,导致细菌蛋白质变异和脂类分解,以此杀灭细菌并使之分解。起到杀菌、防霉、除臭的作用。

  • 抗起球纤维

     抗起球纤维  anti-pilling fiber  经摩擦而表面不易起球的改性纤维。抗起球的方法有:适当降低聚合物的分子量,使纤维的耐磨牢度与韧性随分子量降低而下降,使纤维还没有缠成结即能从表面脱落;改变纤维断面形状,异形截面纤维,如“T”形或“Y”形,弯曲模量提高,且易折断,纤维缠结成簇就较圆形纤维困难;降低纤维断裂伸长率,如聚丙烯纤维在130~140℃下松弛定型,可明显降低它的断裂伸长率,是降低起球倾向的一种有效方法。抗起球纤维一般用于衣着及其他民用织物,如儿童及妇女服装、毛衣、运动衣、裤、袜、围巾、毛巾、毛毯等方面,尤其是高级的外用服装面料有更高的抗起球要求。家具布也要求纤维有较好的抗起球性能。

  • 抗燃纤维

     抗燃纤维  anti-flame fiber  在火焰中瞬间不燃的特种合成纤维。其化学结构具有稠环、三维交联、金属螯合或在火焰中能形成难燃的表面碳化层或分解出不可燃的保护性气体,而且释放出的烟雾和有害气体极少,极限氧指数(LOI)大于32的纤维。抗燃纤维一般在火焰中能保持纤维原形和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在高温下不熔滴,长期使用温度在150~180℃,瞬时则可耐1200~2500℃的火焰,具有较好的纺织性能,穿着舒适性,但多数具有一定颜色,如聚酚醛纤维是金黄色、聚丙烯腈预氧化丝是黑色的,而金属螯合物则可根据其不同的金属分别具有白、红、蓝和橘黄等颜色。其主要用于制备消防服特种军服、防火帘布和室内装饰品,病人、老人和小孩的混纺服装,绝热材料、石棉代用品和各种滤材,聚酚醛和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可进一步加工成碳纤维、活性炭和离子交换纤维等。

  • 抗日晒牢度剂

     抗日晒牢度剂  antisolarization fastness agent  能提高有色纱、线、织物或有色基质上的颜色在日光或人造光源照射后的坚牢程度的一类助剂。织物纤维在使用过程中,日光对其中的活性染料结构中某些敏感部分(如偶氮染料中的偶氮基、蒽醌染料中的α-氨基等)发生光氧化反应,使染料结构遭到破坏,从而使纺织品发生变色或褪色的迹象。通常需要一些抗日晒牢度剂来提高纺织品特别是加活性染料的纺织品的抗日晒牢度。抗日晒牢度剂可以是内加型(即在纤维纺丝前的配方中添加),也可以外涂型(纤维完成染色后通过后续刷涂的方式涂覆)。常见的有金属离子螯合物、水杨酸酯类化合物、羟基二苯甲酮类化合物、苯并三唑化合物以及无机抗紫外线整理剂如氧化锌、二氧化钛、氧化铁、硫酸钡、二氧化硅、氧化铝等。

  • 抗蠕变性

     抗蠕变性  creep resistance  蠕变是指在一定温度和恒定应力作用下,材料的形变随时间而逐渐增大的现象,是材料黏弹性的表现。材料的抗蠕变性是指在一定温度和恒定外力作用下材料保持形状的能力。外力可以为拉伸力,也可以是剪切力或压缩力。根据ASTM D299009测试标准,材料抗蠕变性能测试试样与拉伸测试试样相同,可采用常温[(23±2)]或高温下测量。在每一温度下,一般选择至少三个不同应力、每个应力下测试时间不少于1000h。得到的结果包括起始蠕变应力、蠕变模量等。起始蠕变应力或蠕变模量越高,材料的抗蠕变性越好。

  • 抗烧蚀性

     抗烧蚀性  ablation resistance;antiablation  又称耐烧蚀性。表征导弹、卫星和飞船等空间飞行器使用材料抗烧蚀性能的参数。在地面用电弧风洞实验,模拟空间飞行器再入大气环境的参数有:驻点冷壁热流密度Qscw(MW/m2),气流总比焓hs(MJ/kg)和试验段压力Ps(×105Pa)。根据飞行器再入环境的要求,变动这三个参数可得到材料的抗烧蚀性能。用质量烧蚀率(g/s)、线烧蚀率(mm/s)和烧蚀热效率Eeff(J/kg)表示,受烧蚀材料的组分、密度、成型工艺等因素的影响。质量烧蚀率为单位时间内材料质量的损失,用称量法计算;线烧蚀率表示为单位时间内材料延法线方向收缩的距离,用尺度法计算;烧蚀热效率Eeff表示材料的背面温度上升至一定温度时,原始材料单位面积的质量所能阻隔或吸收的总热量,它反应了材料耗散热量的能力和材料的隔热性能。Eeff=,式中,t为烧蚀材料背面升至某一温度时的加热时间,s;W为烧蚀材料的初始单位面积的质量,kg/m2。对于飞船型的飞行器防热材料常以烧蚀热效率这个综合指标来评定材料烧蚀性能的好坏。通过烧蚀性能参数的比较,作出飞行器热层材料的选择和设计材料使用的厚度,以保证空间飞行器定点着落。

  • 抗声呐复合材料

     抗声呐复合材料  见无声反射材料(781)

  • 抗弯强度

     抗弯强度  见弯曲强度(763)

  • 抗氧剂

     抗氧剂  antioxidant  又称抗氧化剂或氧化防止剂。指添加到聚合物中,能抑制或延缓聚合物在制造、加工和使用过程中氧化降解的一类物质。抗氧剂除了用于塑料、橡胶以外,也广泛用于石油、油脂及食品工业。抗氧剂品种繁多,按其状态可分为固体抗氧剂和液体抗氧剂;按其用途可分为塑料抗氧剂、橡胶抗氧剂、石油抗氧剂、食品抗氧剂等;按其作用功能可分为主抗氧剂、辅抗氧剂等;按化学成分可分为胺类、酚类、含硫化合物、含磷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复合抗氧剂等。根据习惯在橡胶工业中称作防老剂(见防老剂,175)

  • 抗渣性

     抗渣性  见熔渣侵蚀抗力(640)

  • 壳内击发药制备技术

     壳内击发药制备技术  primer mixture production in-cap  又称“伊雷击发药”(Eleyprime)。一种先进的击发药制备方法。它是将制备起爆药所需的两种或多种原材料与击发药其他组分经混合后压入产品壳体内,然后往壳内滴加活化反应液(如水)。在适当的温度下,壳内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起爆药,且能满足击发药中对起爆药的配方要求。该项技术首先由英国伊雷(Eley)公司研制成功,故称为“伊雷”击发药。我国称为壳内击发药制备技术。它的优点:取消了斯蒂芬酸铅的专门生产工序,减少环境污染;取代高静电危险斯蒂芬酸铅的操作过程,提高生产的安全性;有利于实现火帽或雷管生产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