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 8691条,用时 0.031秒
  • 回转屈挠疲劳实验

     回转屈挠疲劳实验   rotary flex fatigue test  将圆柱状橡胶试样夹在两个夹持板之间,其中一边夹持板可轴向移动对试样进行压缩,另一边夹持板旋转,带动试样和轴向夹持板转动,测定试样的温升和达到破坏时的转数。硫化橡胶在周期性应力或应变的作用下,其结构或性能发生变化的现象叫作疲劳。随着疲劳过程的进行,橡胶最终会产生疲劳破坏。因此,对橡胶制品进行疲劳试验,可以定量地测出制品的耐疲劳性能。

  • 绘画珐琅

     绘画珐琅  painted enamel; limoge  又称绘图珐琅。在金属坯胎上用各色彩釉按绘画艺术加工而成的搪瓷工艺品。

  • 混胺燃料

     混胺燃料  mixed amine fuel  由不同质量分数的脂肪胺或芳香胺组成的液体火箭燃料的通称。黄棕色均匀液体,有氨味,吸湿性强,易挥发。部分溶于水,可溶于酒精、丙酮、汽油等有机溶剂。呈弱碱性,与酸作用生成盐。常温下可被空气缓慢氧化,变成深棕色。属中闪点易燃液体。热稳定性好。各为50%(质量分数)的三乙胺和二甲代苯胺组成的混胺燃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发明的,称冬卡-250,前苏联代号ТГ-02,中国称混胺-50。美国将二亚乙基三胺和偏二甲肼组成的胺肼燃料称作混胺燃料,代号为MAF-1MAF-3MAF-4。制造方法简单,将组分按比例混合即可。与红烟硝酸、四氧化二氮等氧化剂组成可储存双组元液体推进剂。

  • 混合导体

     混合导体  mixed conductor  离子导电和电子导电同时存在的一类导体。这类导体具有较高的电子电导率,而且能发生拓扑化学反应,即当外来金属离子进入晶格内所形成的产物(成为插入化合物)仍保留原来的结构特征。混合导体是理想的阴极材料,在二次电池中具有重要意义。MX2型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是一种典型的混合导体。如TiS2,具有S-Ti-S层状结构,层内以较强的共价键相连,层间以弱的范德瓦耳斯力相连,因此外来离子可以插入层间产生离子电导。一些过渡金属氧化物也能与碱金属形成插入化合物,WO3晶体中有许多输运通道,外来Li+占据其中并进行传导。

  • 混合胶束

     混合胶束  mixed micelle  由两种或多种材料构成的胶束。在药物控制释放领域,混合胶束可达到结合多种功能的目的。例如:构成混合胶束的一种两亲性高分子具有pH敏感性,而另一种两亲性高分子的一端连接靶向配体,混合胶束则同时具有pH敏感性和靶向性。

  • 混合态超导体

     混合态超导体  superconductor in mixed state  类超导体在环境温度低于Tc且外场在上下两个临界磁场之间的条件下所处的迈斯纳效应状态。在该状态下,磁通类似一条条细线穿过超导体,磁通穿过的地方形成极细的正常态柱体,在柱体以外是连通的超导区域。与第类超导体一样,在超导区域中流动着永久超导涡流以维持正常态柱体芯区的磁场。每一根磁通线的磁通量为一个磁通量量子。这时的第类超导体材料内部是由正常态细柱体与周围相互连通的超导态区域构成,因此称为混合态超导体。混合态超导体在外磁场增强时正常态柱体的直径不会增大,而是数目增多。在磁场强度达到上临界场时,超导体的正常态密集连成一片致使超导区消失,于是整块材料转入正常态。

  • 混晶半导体

     混晶半导体  见固溶半导体(261)

  • 混炼

     混炼   mixing  生胶和各种配合剂经过机械混合翻炼达到均化和分散的加工工艺过程。混炼后得混炼胶(或称胶料)。混炼的目的是使橡胶与配合剂混合、分散均匀并具有需要的可塑度,对进一步加工和制品质量有重要影响。目前主要的混炼方法有开炼机混炼和密炼机混炼,连续混炼尚未大量应用。

  • 混炼型聚氨酯弹性体

     混炼型聚氨酯弹性体   millable polyurethane elastomers  一种分子量较低(2~3)的由聚醚或聚酯柔性链段和氨基甲酸酯刚性链段构成的线型聚合物,通过混炼制备所需性能的弹性体。混炼型聚氨酯橡胶具有较高的弹性和较低的压缩永久变形,但机械强度较低。混炼型聚氨酯橡胶适宜于制作小型模压制品、薄壁和薄膜制品,如薄壁软管、录音设备的主动滚轮等;采用传递模压或压注模压硫化可制得较大制品。

  • 混凝土拌和物

     混凝土拌和物  concrete mixture  又称混凝土混合料、新拌混凝土。是混凝土各组成材料按一定比例配合、拌制而成的尚未凝结硬化的具有流动性的塑性状态拌和物。

  • 混凝土混合料

     混凝土混合料  见混凝土拌和物。

  • 混杂叠层复合材料

     混杂叠层复合材料  hybrid laminated composite  不同类型的增强组分以叠层结构形式组成的复合材料,其增强组分可为纤维、片材或蜂窝芯材,其基体可为树脂或金属。混杂叠层复合材料的典型例子是铝/纤维环氧叠层板。它由以铝片和纤维(无纬布或织物)为增强组分,环氧树脂为基体的复合材料叠合组成。通常把经过表面处理的铝片与纤维(织物)的环氧树脂预浸布交替叠层后热压而成。它既有铝材的耐冲击、易加工成型的特点,又具有纤维增强环氧复合材料的耐疲劳与高强度,并且可以选用不同的叠层结构、铝片厚度、纤维品种以及含量来满足制品的不同性能要求。通常用于混杂叠层复合材料的纤维包括芳纶、碳纤维、玻璃纤维等,其中铝/芳纶环氧叠层板(商品名ARALL)已经工业化,用作飞机的蒙皮材料。

  • 混杂纤维增强体

     混杂纤维增强体  hybrid fiber reinforcement  以一定方式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纤维组合成的纤维集合体。用于混杂的纤维类型和品种很多,如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硼纤维、氧化铝纤维、碳化硅纤维等;纤维形态可以是连续也可是短切的。混杂方式很多,如两种连续纤维单向排列、两种连续纤维混杂编织、两种短纤维混杂铺设、多种纤维掺混编织等。采用混杂纤维增强的方式,可以取得不同性质增强体间的相互补充,特别是混杂效应对单一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某些性能上有明显改善与提高的效果。并且可根据结构件的使用特点,通过选用不同类型纤维、不同纤维之间含量的配比(混杂比)和不同的混杂排布方式进行设计,来达到预期目的。采用混杂复合形式是复合材料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除用于改进复合材料性能外,还能用低价格纤维与高价格纤维混杂,在不降低材料性能的情况下,达到降低原材料费用的目的。

  • 活度

     活度  activity  又称有效浓度。为使理想溶液(或极稀溶液)的热力学公式适用于真实溶液,用来代替浓度的一种物理量。活度是浓度与活度系数的乘积,是有效浓度,表示系统中组元的活泼程度。活度愈大,其化学位愈高,愈易发生化学变化。活度系数则表示组元在真实溶液中的行为与在理想溶液中的行为的偏差程度。在理想溶液中,每一组分的活度系数等于1,活度就等于它自身的浓度。

  • 聚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

     聚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   poly (diallyl phthalate);DAP  邻苯二甲酸二烯丙基酯的聚合物,由邻苯二甲酸酐和丙烯醇经缩聚而成。单体先制成预聚物,使用时加入催化剂,或在光、热作用下交联固化成不溶不熔固体树脂。预聚物的结构式:

    id:2147488709;FounderCES

    DAP预聚物由其单体以过氧化物为引发剂,用溶液聚合(溶剂是乙醇或异丙醇)、本体聚合或悬浮聚合制得。与过氧化物、增强材料、填料、颜料等混合均匀后制得模塑料。可用模压、传递模塑、注塑成型、层压等方法加工成型的热固性塑料。模塑压力为70~300MPa,模塑温度150~160℃,模塑时间1~2min/mm厚。短纤维填充的DAP增强塑料性能:密度1.74g/cm3,吸水率0.12%,拉伸强度53MPa,弯曲强度72MPa,冲击强度4.3kJ/m2,热变形温度177℃,介质损耗因子1.0×10-2(1MHz),表面电阻率(湿态)5×1010Ω,体积电阻率1×109Ω·m,介电强度(湿态,间断)15.8mV/mDAP塑料可在150~180℃长期使用,短期使用可达200℃,其电绝缘性能优于酚醛、环氧、氨基等热固性塑料。广泛用于电子、电气、仪表工业,也用于航空、车辆、机械、纺织工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