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 8691条,用时 0.038秒
  • 选择吸收型有色光学玻璃

     选择吸收型有色光学玻璃  selective absorpted optical coloured glass  在光谱透过曲线上具有一个或几个特征透过峰的有色光学玻璃。是照相机、电影、电视、光学仪器等工业的重要光学材料。一般是在原料中加入过渡金属离子着色剂熔制而成。玻璃的光谱特性主要决定于离子的价态和配位状态。玻璃的基础组成、熔炼温度、时间、气氛等对离子着色有重要作用。品种有黑色、紫色、蓝色、绿色、黄色、茶黄色及透紫外、透红外、防护、钬镨钕玻璃等。选择吸收型有色光学玻璃一般存在多峰、带通宽、后截止性能差等缺陷。近年来发展了一类带通窄,只有一个透过峰,滤光性能好的新型带通有色光学玻璃。

  • H2S选择性催化氧化材料

     H2S选择性催化氧化材料  H2S选择性催化氧化剂。

  • H2S选择性催化氧化剂

     H2S选择性催化氧化剂  H2S selective catalytic oxidizer  又称H2S选择性催化氧化材料。是一种可将H2S用氧气(或空气)直接氧化成元素硫的催化材料。H2S选择性催化氧化剂可分为非负载型金属氧化物催化材料、金属氧化物载体的负载型催化材料和其他多孔材料载体催化材料三大类。非负载型金属氧化物催化材料:许多金属氧化物及其混合物也可直接作为催化材料被用于H2S的脱除,其中VMoFe的氧化物已具有高选择性和高活性。金属氧化物为载体的负载型催化材料:载体为TiO2等金属氧化物,活性金属氧化物Fe2O3Fe2O3+Cr2O3Mg-Cr/Al2O3。其它多孔材料载体催化材料:沸石类、活性炭、层柱黏土可以作为载体,H2S中的硫与沸石分子筛中的桥羟基和硅羟基发生了氢键作用,在温度低于 300℃时活性较高,但其金属氧化物选择性不太好;活性炭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发达的孔隙结构和多种表面活性基团,活性炭表面吸附水后形成的水膜和进入活性炭孔内的氧气都可以分解H2S生成S;层柱黏土主要是Fe改性、Fe氧阳离子改性、Al 改性制得Fe-MFeOx-M Al-M 催化材料,通过化学反应(形成金属S化物)和氧化过程(形成S或硫氧化物)来去除H2S。选择性催化材料吸收H2S的工艺过程简单、生产连续、能耗低、投资少、可直接回收硫黄,催化材料的选择性好,不氧化H2CO和烃类物质,H2S 脱除率较高,可达90%~98%

  • 选择性腐蚀

     选择性腐蚀  selective corrosion  某些组成元素不按其在合金中所占的比例进行反应,被优先腐蚀的现象。

  • 选择性氧化

     选择性氧化  preferential oxidation  通过O2和经过低温水气转化后含有2%左右CO的富氢气体混合物进行反应把CO浓度降低到10μg/g左右水平的反应。反应式为CO+0.5O2CO2。这是一个放热反应,在标准条件下,每摩尔的CO参与反应将产生283kJ的热量。由于富氢气体混合物中含有大量的氢气,必须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和适当的温度使O2尽量和CO反应而尽量减少其与H2反应。反应温度一般控制在120℃150℃之间。在比较理想的情况下,参与反应的H2CO的量相当,即选择性氧化的选择性在50%左右。

  • 血液代用品

     血液代用品  blood substitute  具有载氧、放氧,并在体内具有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能力的血红蛋白代用品。血液代用品主要用于手术、创伤(战争)大量失血后进行补充,可分为氟碳化合物乳液和多聚血红蛋白类。20世纪90年代末期成功开发的产品是全氟溴辛烷(C8F17Br)、全氟二氯辛烷(C8F16Cl2)和以蛋黄卵磷脂为表面活性剂的全氟溴烷乳剂(oxygent)。该乳剂的安全使用量为1.8g/kg,增加剂量可引起暂时性发热(38~39℃)和血小板降低。以全氟二氯辛烷为基本原料的另一个产品为乙氧氟草醚(oxyfluor)。全氟碳乳剂能很好地携带氧,在室温下能稳定保持数年,但在体内半衰期较短,有补体激活等副作用。另一类血液代用品为多聚血红蛋白,它是由4~5个血红蛋白分子通过交联形成的可溶性大分子复合物,其分子量分布很宽,有较小分子量的αβ血红蛋白二聚体以及很大的多个血红蛋白聚合体。由于小分子量二聚体有肾毒性,因此需要进行纯化。聚合血红蛋白可以很好地结合氧(160mL/L)而在组织需要时又能放出氧,但体内寿命只有12~24h(人体血红蛋白为30d),大量使用会引起脾胃不适和血压升高,这是第一代代用品,只能短期使用。为此改进研究了第二、第三代多聚血红蛋白,即加入过氧化物歧化酶,用纳米技术将血红蛋白和酶包裹在直径约0.15μm的聚乳酸纳米微囊内,使多聚血红蛋白寿命延长了两倍。用基因重组技术也早已成功制得人工血红蛋白。多聚血红蛋白血液代用品虽然进行了临床期实验,但至今尚无正式批准的产品问世。

  • 血液净化材料

     血液净化材料  blood purification materials  用于清除患者血液中致病物质的生物材料。如人工肾或人工肝辅助装置中的膜、中空纤维、吸附树脂和活性炭等。

  • 血液滤过

     血液滤过  hemofiltration  血液滤过是模仿肾单位的滤过重吸收的作用原理,将患者的动脉血输入到具有良好通透性的半透膜滤过器中,在压力作用下,滤出大量水分和清除不同分子量大小的毒物。与此同时,通过输液装置补充与细胞外液成分相似的电解液,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血液滤过的膜材料常用的有血液相容性良好的聚酰胺和聚砜膜等。这一技术不仅能清除肾病患者中的小分子毒素,BUNCr,还能清除中分子的PTHβ-MG等。除了治疗肾衰,目前越来越多地用于肝昏迷,以及各种内外源性中毒、心力衰竭、难治高血压、肺水肿和多脏器衰竭等疾病。

  •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  hemodialysis  将血中的大分子(蛋白质、多糖等)与小分子(氨基酸、葡萄糖等)通过半透膜分开的方法。它是治疗急性肾衰竭和终末期肾病常用和成熟的方法。血液透析利用唐南(Donnan)膜平衡原理,将患者血液与透析液同时引入透析器,在透析膜两侧呈逆向流动,借助膜两侧溶质浓度、渗透压和水压的梯度,通过扩散和对流等作用将毒素清除掉。同时通过超滤和渗透将过多的水分排出体外,然后补充需要的物质,调节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血液透析可部分代替正常肾脏的排泄、解毒功能,但无分泌、代谢功能。血液透析器由8000~15000根内径为200~300μm的空心纤维(中空纤维)构成,由血液相容性良好的纤维素、聚砜、聚丙烯腈等材料制成。

  • 血液透析滤过

     血液透析滤过  on-line hemodiafiltration  指血液透析与血液滤过联机使用的治疗模式。它综合了两种方法的优点,提高了对各种不同分子大小的毒素的清除能力,简化了传统的血液透析和滤过技术,使其变得更经济可行。更重要的是它减少了透析液被细菌及其他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使其更安全,成为当今最佳血液净化技术之一。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滤膜,可以高效率清除小、中、大分子量毒物,用于治疗透析与滤过方法的疾病。常使用的膜材料有聚砜、聚酰胺、聚丙烯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以及三醋酸纤维素膜等。

  • 渗铬

     渗铬  chromizing  将钢铁制件放入渗铬介质(如用盐酸润湿的铬铁粉或含氯化铬的气体)中加热,使新生的活性铬渗入工件表层的化学热处理工艺,可显著提高工件的耐蚀性和耐热性。

  • 渗铝

     渗铝  chromizing  将钢铁制件放入含有氯化铵的铝粉中加热,或将钢铁制件浸入熔融铝中,或在钢铁制件表面喷铝然后加热到高温,使铝渗入工件表层的化学热处理工艺,可在工件表面形成耐高温的氧化铝薄膜,显著提高工件抗高温氧化能力。

  • 渗透检测

     渗透检测  penetrate testing  在被检材料表面浸涂某些渗透力比较强的液体,利用液体对微细孔隙的渗透作用将液体渗入缺陷中,然后用水或清洗液清除材料表面的剩余渗透液,最后再用显示材料喷涂在被检表面,经毛细管作用,将缺陷中的渗透液吸附出来并加以显示。渗透检测有两种方法、即荧光渗透法和着色渗透法,荧光渗透法的灵敏度较高,检测时需暗室和紫外线光源。渗透检测用设备比较简单,但工序较多,容易受人的因素影响。为了确保检测可靠,常用灵敏度试片对检测用材料和操作工艺进行鉴别。渗透检测灵敏度高,可发现宽度1μm以上的细裂纹。渗透检测的优点是适用于多种材料,基本不受工件几何形状和尺寸大小的限制,缺陷(裂纹、针孔、折叠、缝隙、冷隔、泄漏)的显示不受缺陷方向的限制,即一次可同时检测不同方向的表面缺陷,检测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使用广泛。缺点是只能检测开口式表面缺陷,工件表面必须清洗干净,对孔隙型材料应用有困难。

  • 生活用纸

     生活用纸  tissue paper  用于日常生活清洁用的一类纸的总称,包括厕用卫生纸、纸巾纸、厨房纸巾等擦拭用纸。根据不同用途,有相应的柔软度、吸液能力和湿强度。

  • 生坯

     生坯  green compact  由粉末压制或注射成形得到的未烧结的坯体。生坯应具有适当的强度,以便生坯从模腔中脱出和将之运送到烧结炉而不会损坏。生坯强度是一项重要指标,取决于金属粉末的种类与施加的压力,生坯强度是利用横向断裂强度方法进行测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