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回收站

关注

关注今日新材料

  • 研究进展:高能纤维锂电,弯曲100000次性能
    柔性可穿戴电子设备,是未来智能可穿戴电子设备发展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近日,由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彭慧胜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为解决短纤维锂离子电池(长度只有几厘米)在连接中会损害纤维的能量密度和稳定性的问题,研发出了一种长纤维锂离子电池(fibrelithium-ionbatteries,FL
    作者: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2021/09/02
  • 研究透视:Nature-铁磁性,菱形体三层石墨烯中,半金属和四分之一金属
    铁磁性在过渡金属化合物中最常见,其中电子占据高度局部化的d轨道。然而,铁磁有序也可能出现在低密度二维电子系统中。今日,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AndreaF.Young团队在Nature上发文,报道了菱面体三层石墨烯中,栅极调谐的范霍夫奇点,将电子系统的自发铁磁极化驱动为一种或多种自旋和谷型
    作者: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2021/09/02
  • 研究透视:Nature-菱形体三层石墨烯的超导性
    在二维器件中,通过电场效应获得超导性,是纳米电子学的核心目标。最近,在石墨烯莫尔异质结构中实现了超导性,但是,其中许多结构在力学上不稳定,并且实验显示出强烈的无序特征。今日,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AndreaF.Young团队在Nature上发文,报道了在晶体菱形三层石墨烯(一种结构亚稳态的碳
    作者: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2021/09/02
  • 研究透视:Nature-分子忆阻器内的决策树
    大脑新皮层中,神经元之间大量的树突突触互连嵌入了复杂的逻辑结构,可实现复杂的决策,其性能大大优于任何人工电子类似物。物理复杂性,远远超出现有的电路制造技术。此外,大脑中的网络是动态可重构的,这为不断变化的环境提供了灵活性和适应性。相比之下,最先进的半导体逻辑电路基于阈值开关,这些开关通过硬接线来
    作者: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2021/09/02
  • 研究透视:增材制造,实现铝合金的高温应用
    近日,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RichardA.Michi本综述了有关使用粉末基增材制造 (AM)的几种具有潜力和前景的高温铝合金的现有文献。在此回顾了三类潜在高温合金的现有增材制造文献,讨论了优化微观结构以提高高温性能的策略,并强调了当前研究中的差距。尽管对这些合金进行了广泛的微观结构表征,
    作者: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2021/09/01
  • 研究前沿:双相高熵合金,宽温度范围,超高强度和延展性!
    高熵合金(HEA),为开发具有综合性能优良的合金指明了一条道路。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蒋建中等人通过调整成分来设计基于CoNiV的面心立方/B2双相HEA,该合金具有超高的GPa级拉伸屈服强度和从低温到高温的优异延展性。在已报道的韧性材料中,获得了最高的比屈服强度(~150.2mpa·cm3
    作者: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2021/09/01
  • 研究前沿:碳布电催化NO氧化实现硝酸盐合成
    电催化水分解制氢,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绿色氢气制备技术,但其阳极氧气析出反应(OER)是一个动力学缓慢的四步质子耦合电子转移过程,电位较高,增大了其耦合制氢的成本。通过有机物氧化反应,替代传统的OER反应虽然能够降低反应的能量消耗,但以有机物这一含氢能源的消耗为代价去制氢难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近日
    作者: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2021/09/01
  • 研究透视:Nature-金属光氧化还原,使醇脱氧芳基化
    金属催化的交叉偶联,是有机合成的支柱,广泛用于形成C-C键,特别是在不饱和支架的生产中。然而,使用天然sp3 杂化官能团(如醇)的烷基交叉偶联,仍然相对不发达。特别是,一种用于醇直接脱氧偶联的稳健而通用的方法,将对有机合成领域产生重大影响。游离醇直接脱氧交叉偶联的通用方法,必须克服几个挑战
    作者: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2021/09/01
  • 研究透视:有机半导体,特定位置精准掺杂
    有机半导体材料中,化学掺杂工艺,可实现π共轭分子晶体和薄膜的高度导电性,甚至金属化。今日,山东大学何涛教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CDanielFrisbie教授在NatureMaterials上发文,报道了两种基准有机半导体单晶独特的、特定位置的n型表面掺杂机制,改善了电子传输,并揭示了掺杂诱
    作者: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2021/09/01
  • 研究透视:Nat Rev Phys观点-非线性霍尔效应
    霍尔效应,是凝聚态物理中最古老但最重要的领域之一,不断激发新的发现,例如量子霍尔效应和物质的拓扑相。最近发现的非线性霍尔效应,是霍尔效应家族的新成员。其特点是,响应霍尔测量中两个纵向电流的横向霍尔电压,但不需要破坏时间反转对称性。其与对称性和拓扑学有着深厚的联系,因此,开辟了探索新兴量子材料和物
    作者: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2021/09/01
  • 研究前沿:“百变星君”可重构三维剪纸
    折纸与剪纸技术,可通过预加折痕或切缝,来实现丰富几何结构与形态变换,获得新型智能材料。近日,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机械与航天工程系的李艳滨、尹杰团队在MaterialsTodayPhysics上发文,利用三维剪纸单体设计出了一种具有超级变形功能的周期性结构化材料,实现了人工材料在形状以及结构变换
    作者: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2021/08/30
  • 研究前沿:锂电极钝化膜,腐蚀学角度解密
    可充电锂金属电池,目前受到安全问题、电解液持续分解和锂快速消耗的限制。这些问题,主要与锂金属-液体电解质界面发生的反应有关。钝化膜,即固体电解质中间相,其形成决定了离子扩散,以及锂金属电极,在循环过程中的结构和形态演变。近日,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NL)RobertKostecki,
    作者: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2021/08/30
  • 研究透视:揭秘多晶宏观点阵结构材料的强化机制
    点阵结构材料,是由周期性结构单元,以及撑杆构成的金属构架材料,其具有单一的结构取向。这种金属架构材料内部结构有序而质轻,具有轻质、高承重能力、高冲击能量吸收能力的优点,因而被广泛用于航空、汽车、医疗器件等领域。近日,为了解决单一取向点阵材料的强度骤减问题,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材料系的ChenLiu
    作者: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2021/08/30
  • 研究前沿:共格有序纳米析出,超强韧软磁高熵合金
    软磁材料(SMM),如Fe-3wt%Si基合金和坡莫合金,自20世纪初以来一直是用于发电和变电以及用作传感器的标准材料。近日,德国马普所DierkRaabe和中南大学李志明等研究人员在AdvancedMaterials上发文,提出了一种克服这一困境的新概念,即通过在非等原子CoFeNiTaA
    作者: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2021/08/30
  • 研究透视:神经元微芯片,面向下一代脑机接口系统
    多通道、电生理传感器和刺激器,尤其是那些用于研究神经系统的,通常基于单片微电极阵列。然而,这种阵列的架构,限制了电极放置和缩放到大量节点的灵活性,尤其是跨非连续位置。近期,布朗大学ArtoNurmikko团队在NatureElectronics上发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神经界面系统,可以协调数
    作者: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2021/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