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学会动态(首页)

关注

关注今日新材料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重大难题跨领域协作论坛”第1场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
发布时间: 2025年11月17日
来源: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2025年11月12日,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主办的“重大难题跨领域协作论坛”第1场:微尺度热管理专题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本次论坛以“打破专业边界,推动协同创新”为核心目标,汇聚材料科学、基础科学、工艺装备、人工智能、工程应用等领域的顶尖专家,共同探讨微尺度热管理领域的前沿挑战与跨学科解决方案。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学术活动处刘晓芳处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秘书长、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张增志教授、清华大学曹炳阳教授、西北工业大学顾军渭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黄兴溢教授、北京化工大学李晓锋教授、北京大学宋柏教授、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张旭东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张航研究员、清华大学万春磊教授、清华大学王海东副教授、清华大学鞠生宏副教授、北京大学杨林研究员、北京大学邵元龙研究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董若宇教授、北京科技大学褚福强教授、北京化工大学孙靖尧教授、北京理工大学李振兴助理研究员、怀柔国家实验室新型电力系统研究中心杨光研究员、联想公司郝京阳技术总监、北京科技大学金艺求精社团学生代表等4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

 

微尺度热管理作为电子器件、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重大战略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是世界性的科技难题,我国在该领域的前沿研究已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形成“前沿必争”的发展态势,这一难题的解决将推动关键战略行业的发展实现质的飞跃,为爆发式产业集群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深刻理解和深度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中国科协的领导下,以服务国家科技发展的难题作为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制高点,瞄准行业发展的堵点与痛点,把握这些难题的学科领域的关联性,跨行业组织顶尖的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协同研讨,促进学科交叉和新的创新点的激发,推动这些难点和堵点的彻底解决。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秘书长、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张增志教授指出,重大难题是制约行业发展的重大共性问题,重大难题的解决需要打破“专业边界”,实施跨领域、跨学科的协同推进,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谋划出38场次的重大难题协作论坛,这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生动实践,这对推动行业自主高质量发展,打造高水平的新质生产力将产生深远的重大意义。

本次活动采用“上午专题报告+下午闭门会议”的形式,面向全网公开直播前沿学术发展的情况,通过闭门会议促进专家间的深度交流,通过多学科性和跨领域协同,共同探索微尺度热管理这一重大难题的解决路径和实施方案,并凝练出相关专报。

 

曹炳阳教授作题为《集成电路热管理科学与技术》的报告

 

顾军渭教授作题为《导热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的报告

 

黄兴溢教授作题为《二维氮化硼纳米片的按需制备及应用》的报告

 

李晓锋教授作题为《导热网络的可控构筑及其高性能导热复合材料》的报告

 

宋  柏教授作题为《未来芯片究竟如何冷却?》的报告

 

张旭东研究员作题为《室温液态金属热管理材料与技术》的报告

 

 

与会专家纷纷表示收获巨大,本次微尺度热管理重大难题跨领域协作论坛有深度和广度,只有多学科交叉才能解决微尺度传热领域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只有产学研协作才能解决热管理领域的重大技术挑战。专家们希望在学会的带领下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把热管理材料分会办出特色,与时俱进多为行业发展做贡献。本次论坛中出现了一批思想活跃、前瞻性强、学术超前的中青年科学家,他们在跨领域交流中积极主动、讨论热烈,产生了一系列解决微尺度热管理难题的重大学术思想和工程路径,探索了微尺度热管理的分工合作机制,他们将联合起来申报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微尺度热管理二级分会,每年进行多场次跨领域交流活动,确保我国在该领域的世界领先水平,推动高端产业成为全球的创新高地。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在中国科协的领导下,将在中国科技会堂打造“重大难题跨领域协作论坛”、“关键材料共性技术论坛”、“颠覆性技术专题论坛”、“前瞻材料非共识沙龙”等系列高端论坛,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新质生产力向高水平高质量发展。